东京湾的晨雾还没散尽,六艘"阿武隈"级护卫舰已经挂上了菲律宾国旗。这些服役三十多年的老家伙在日本自卫队眼里早该进博物馆,现在却要漂洋过海去南海"发挥余热"。日本防卫省的官员搓着手直乐:"这买卖划算,既清了库存又赚了人情。"
菲律宾海军基地里,几个水兵围着刚到的技术手册直挠头。"这日文说明书比加密电报还难懂",上士桑托斯嘟囔着翻开泛黄的图纸,发现零件编号用的还是昭和年间的格式。马尼拉港的维修工早就放出话来:"这些老爷舰每出海一次,咱们就得准备三倍预算修船。"可国防部的老爷们不在乎,他们正忙着在甲板上摆拍,照片背景特意选了中国海警船巡航的新闻画面。
那艘即将改装的老护卫舰"夕张号"最有意思。1989年下水时装的声呐系统,用的还是磁带存储技术。日本工程师憋着笑给菲律宾同行演示操作流程:"反潜时要先预热三十分钟,就像老式收音机。"菲方代表脸都绿了,东京来的顾问赶紧打圆场:"加装韩国导弹后,保证比你们现在用的美国二手货强两档。"
中谷元在东京的庆功宴上端着清酒吹嘘:"这叫一石三鸟。"既讨好了想制衡中国的华盛顿,又测试了武器出口的水温,顺带还把自卫队退役装备的零件库存清了仓。只有财务省的官员在角落里算账:改装费比卖船钱还多三成,这笔买卖到底谁赚了?
苏比克湾的渔民最近常看见奇怪场景:日本自卫队的技术顾问手把手教菲律宾水兵维修锅炉,双方比划带猜的样子活像聋哑人交流。有次轮机舱突发漏水,东京来的专家盯着锈穿的管道直嘬牙花子:"这船比我父亲的年纪都大。"旁边菲军士兵小声嘀咕:"你们淘汰的破烂,倒成我们的新式武器了。"
石破茂在国会答辩时被问得急了眼:"谁说这是军售?明明是防灾救援装备转让!"台下记者憋笑憋出内伤——谁家救灾船要装反舰导弹?更绝的是菲律宾网民翻出旧闻:去年日本刚把这些舰艇列入"即将报废清单",转眼就成了"仍有重大军事价值"的香饽饽。
中国海警船上的观察员举着望远镜直摇头:"好家伙,菲律宾把博物馆展品开出来巡逻了。"雷达兵更损,在值班日志上写:"今日监测到疑似1940年代电子信号,经查为日菲联合演习通讯设备。"倒是美国第七舰队的参谋们挺开心——又多几个能当诱饵的移动靶船。
马尼拉的军事论坛最近炸了锅。有退役老兵晒出照片:同款护卫舰二十年前在台风中散架的模样。年轻网民算账更狠:"买这些破铜烂铁的钱,够建三十所乡村学校。"最绝的是海关官员爆料:日方报关单上写的竟是"废旧金属回收",关税比白菜价还低。
东京大学的海事教授在专栏里写得委婉:"这种上世纪的反潜设计,在当代电子战环境下相当于裸奔。"菲律宾海军学院的教官说得更直白:"让学生用这些老古董训练,好比教自行车手开航天飞机。"倒是日本军火商乐开花,连夜赶制"东南亚特供版"升级套餐宣传册。
南海的季风季节要来了,这些老舰的锅炉房成了最热闹的地方。日本技师天天和菲律宾水兵吵架:"不是让你们省着用发动机吗?"菲方轮机长也委屈:"不开足马力追不上中国海警船啊!"最惨的是后勤官,满世界找三十年前停产的火控系统零件,黑市报价比等重黄金还贵。
中国海军的炊事兵最近总纳闷:巡逻时总闻到熟悉的关东煮味道。后来才反应过来——是那几艘日式老舰的厨房飘来的。雷达兵开玩笑说:"他们该挂个'移动文物'标志,咱也好避让。"倒是菲律宾渔民看得真切:"花大价钱买这些铁棺材,不如多买几艘中国造的新渔船。"
本报(台/网)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配查网-配资公司网站-炒股配资门户-炒股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